什么是十八描?
“十八描”,指中国画中衣服褶纹的18种描法,分别为:1.高古游丝描:为工笔画法,线条细而均匀,多为圆转曲线,顿笔为小圆头状。2.琴弦描:比高古游丝描略粗,用颤笔中锋,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,多为直线,有写意味道。3.铁线描:比琴弦描粗些,用笔中锋,转折处方硬似铁丝弄弯的形态,顿笔也是圆头。4.混描: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,先用浓墨皴衣纹,墨未干时,间以浓墨,讲求“浓破淡”的墨法变化。5.曹衣出水描:来自西域画家曹仲达,其画佛像衣纹下垂、繁密,贴身如出水状,故称“曹衣出水”,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,用笔细而下垂,成圆弧状,讲求线条之间的疏密变化。6.钉头鼠尾描:行笔方折多,转笔时线条加粗,收笔尖而细。7.橛头钉描:是一种写意笔法,用秃笔,侧锋入笔,线条粗而有力,顿头大而方。8.马蝗描:顿头大,行笔曲折柔软,但很有力。9.折芦描:多为直线,用笔粗,而转折多为直角,折笔时顿头方而大。10.橄榄描:顿头大如同橄榄,行笔稍细,粗细变化大。11.枣核描:顿头如同枣核状,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。12.柳叶描:用笔两头细,中间粗。13.竹叶描:与柳叶描类似,有时不相区分。14.战笔水纹描: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,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。15.减笔描:大写意笔法,极为简练,用笔粗而一气呵成,一笔中有墨色变化。16.枯柴描:水墨画笔法,用笔粗,水分少,类似皴法,笔势往往逆锋横卧。17.蚯蚓描:用篆书笔法,线条圆转有力,粗细均匀,曲折多而柔软。18.行云流水描: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。
中国画在用色上有什么讲究?
中国画历来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。早在南齐谢赫的《画品》中,就把“随类赋彩”作为“六法”之一。这种以区分物象种类并赋予不同色彩的理论,即是中国画用色的基础。此外,用色还十分重视环境对物象的影响,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,物象的色彩也相应发生变化。南朝萧绎是中国画论中提出色调冷暖、色与光关系的先驱者之一。他在《山水松石格》中说“炎绯寒碧、暖日凉星……高墨犹绿、下墨犹赭”,意思是说绯红色看来让人感到炎热,碧绿则使人感到寒意。高处的墨色犹如翠绿的颜色,下面的墨色则与赭石色的土地颜色近似。他用简单的句子概括了冷暖色调使人产生的感觉不同和景物高下、远近对色彩的
影响。